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糖尿�。╨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,LADA)是指臨床早期不依賴胰島素治療,以胰島β細胞遭受緩慢自身免疫損害為特征的糖尿病類型。因為早期不依賴胰島素治療,故易被誤診為2型糖尿病。
我國LADA患病人數(shù)居世界之首,早期診斷和及時正確干預有利于延緩LADA病情發(fā)展,對實施健康中國戰(zhàn)略有重要意義。本文對2021年更新發(fā)布的《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診療中國專家共識(2021版)》的要點進行了整理匯總,以供醫(yī)學同道參考學習。

01
遺傳學特征
要點:
02
免疫學特征
要點:
03
臨床表現(xiàn)
要點:
LADA的自然病程可概括為四階段:遺傳易感期、免疫反應期、臨床非胰島素依賴期、臨床胰島素依賴期。
自身免疫所致胰島β細胞功能減退是推動LADA病情進展和臨床表現(xiàn)各異的關鍵。我國LADA患者C肽減低是T2DM的3倍;其中GADA高滴度者胰島功能衰退顯著加快。
LADA患者合并的代謝綜合征及其組分、骨密度改變,介于T1DM與T2DM之間。
LADA的腎病及視網(wǎng)膜病變患病率隨疾病進展而增加;其ASCVD患病率及死亡率與T2DM相似。
LADA易伴自身免疫甲狀腺疾病,建議常規(guī)篩查其甲狀腺功能和甲狀腺自身抗體。
04
診斷與分型
要點:
根據(jù)病因分類,將LADA歸類為自身免疫T1DM的緩慢進展亞型。
LADA診斷標準:應同時具備下述三項(1)糖尿病起病年齡≥18歲;(2)胰島自身抗體或胰島自身免疫T細胞陽性;(3)診斷糖尿病后不依賴胰島素治療至少6個月。值得注意的是18歲以下青少年亦存在緩慢進展的自身免疫糖尿病,被稱為青少年隱匿性自身免疫糖尿�。↙ADY)。
建議對所有新診斷的表型為T2DM的患者進行GADA篩查,以期早期診斷LADA。 如果考慮成本和檢測可及性,建議選擇具有LADA高危因素的糖尿病患者進行抗體篩查。LADA高危者可伴有以下臨床特征:有TIDM或自身免疫病家族史、非肥胖體型(BMI<25kg/m2)、起病年齡小于60歲。具體診斷路徑如下圖所示:

成人隱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的診斷路徑
05
治療與管理
要點:
LADA治療的總目標:達到理想的糖代謝控制水平;調(diào)控胰島自身免疫反應,保護胰島β細胞功能;防控并發(fā)癥及伴發(fā)癥。
LADA治療管理流程:先根據(jù)C肽水平,再按GADA滴度及是否合并心腎疾病,選擇降糖藥。若C肽<0.3nmol/L或GADA滴度≥180U/ml,建議使用胰島素治療;C肽≥0.3nmol/L且GADA滴度<180U/ml,對于新診患者伴HbA1c≥9%,可短期胰島素強化治療。具體管理流程如下圖所示:

LADA治療管理流程
LADA隨訪管理:由于LADA胰島β細胞功能減退呈先快后慢雙相模式,建議對有一定胰島功能者,每6~12月復查1次C肽水平。對病程5年以上患者,至少每年做1次全面的并發(fā)癥篩查。
血糖控制目標: (1)LADA患者的HbA1c水平建議通常控制在7%以下;對于血糖控制達標者,每6個月檢測1次HbA1c;對更改治療方案或血糖控制未達標者,每3個月檢測1次HbA1c。 (2)對于大多數(shù)LADA患者,建議空腹血糖控制在4.4~7.2 mmol/L,餐后<10 mmol/L。 (3)孕期目標是空腹血糖控制在3.9~5.3 mmol/L,餐后1h 6.1~7.8 mmol/L,餐后2 h 5.6~6.7 mmol/L。 (4)對于大多數(shù)LADA,建議目標范圍時間(TIR)(3.9~10.0 mmol/L)>70%;而對于老年或低血糖高風險LADA,建議TIR(3.9~10.0 mmol/L)>50%;LADA合并妊娠時,則建議TIR(3.5~7.8 mmol/L)>70%。
治療藥物選擇,推薦意見如下圖所示:
LADA治療藥物選擇建議
總之,新版共識結合國內(nèi)外LADA證據(jù),注重采納我國臨床研究結果,在診斷標準、疾病分型、診療思路等方面做了更新。共識強調(diào)了C肽和GADA滴度在診斷與治療中的重要性,為今后我國臨床LADA患者的診治提供了更多參考意見。新版共識指出,早期篩查與準確診斷LADA是防治的關鍵,個體化治療是其防治的重點。同時,也提出LADA的臨床研究還亟需大樣本、多中心臨床試驗,以便更好地指導臨床工作,提高疾病防治水平及治療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