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186國數(shù)據(jù)研究重磅出爐,紫外線照射不足或成結直腸癌潛在致病原因結直腸癌, 人們熟悉的“健康殺手”,目前已經(jīng)成為全球第三大常見癌癥、第二常見的癌癥致死原因,患病病例已經(jīng)超過400萬。預計到2030年,全球結直腸癌治療負擔將增加60%,新增病例將超過220萬,癌癥死亡人數(shù)也將超過110萬。降低結直腸癌的高發(fā)病率與死亡率迫在眉睫,而先進的預防與治療策略也成為了剛需。 眾所周知,誘發(fā)結直腸癌的風險因素包括肥胖、高脂肪與高肉類飲食、高熱量與低纖維食物的攝入、久坐為主的生活方式等。除了這些熟知的因素外,通過25-羥基維生素D(25-hydroxyvitamin D ,25(OH)D)濃度評估的維生素D缺乏狀態(tài)也被認為是導致結直腸癌發(fā)病的潛在危險因素。目前有研究顯示,每日攝入10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可降低50%的結直腸癌患病風險,同時,血清維生素D水平越高,結直腸癌死亡率將會越低。 然而,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,其膳食來源有限,主要是在曬太陽時,通過暴露于紫外線UVB的輻射下獲得。如今,一些研究已經(jīng)表明,UVB–維生素D–癌癥之間的關聯(lián)對于幾種不同類型的癌癥是有說服力的,同時也證實,UVB照射與結直腸癌發(fā)病率呈反比關系,即紫外線照射不足,將影響維生素D的生成,從而導致結直腸癌患病風險的提升。 近日,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研究團隊在 BMC Public Health上發(fā)表了題目為“Could age increase the strength of inverse association between ultraviolet B exposure and colorectal cancer?”的文章,該研究通過分析全球186個國家的數(shù)據(jù),證實了紫外線照射與結直腸癌患病顯著相關,且隨著年齡的增加,紫外線照射越少的人越容易導致結直腸癌的發(fā)病。
在這項研究中,研究人員使用了美國NASA宇航局于2017年4月獲得的UVB估計值,以及2018年世界衛(wèi)生組織全球癌癥數(shù)據(jù)庫中186個國家的結直腸癌發(fā)病率數(shù)據(jù)。此外,他們還收集了148個國家關于皮膚色素沉著、預期壽命、吸煙、平流層臭氧以及其他可能影響健康和紫外線暴露的因素的數(shù)據(jù)。 他們將186個國家的結直腸癌病例按照0–14、15–29、30–44、45–59、60–74、75歲以上分為6組,通過一系列線性回歸與多項式回歸測試,對不同年齡組中特定國家的UVB估計值和結直腸癌發(fā)病率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,同時采用多元線性回歸方法研究了結直腸癌發(fā)病率與校正UVB估計值、平流層臭氧、城市化、皮膚色素沉著、吸煙、動物消費、人均GDP和預期壽命之間的關系。 研究結果發(fā)現(xiàn),根據(jù)斯皮爾曼等級相關測試結果,各個年齡組中,結直腸癌發(fā)病率與UVB照射呈負相關,同時,結直腸癌發(fā)病率與校正UVB估計值之間的反比關系強度隨著年齡的增長呈上升趨勢。此外,根據(jù)多元線性回歸模型,在60-74歲年齡組和75歲以上年齡組中,25(OH)D與結直腸癌發(fā)病率之間呈負相關,這表明,維生素D的缺乏將有可能提升結直腸癌的患病風險,而這一負相關關系在45-59歲的年齡組中非常顯著。
加州大學的這項研究評估了全球范圍內不同年齡階段維生素D缺乏與結直腸癌發(fā)病率之間負相關關系。該項研究將有助于了解在人群中開展維生素D缺乏癥篩查計劃的必要性,特別是在紫外線照射不足的地區(qū)。對于維生素D缺乏特別是慢性的高危人群來說,這些方案將有助于降低結直腸癌的患病風險,以及與維生素D缺乏有關的其他癌癥風險。 End 參考資料: [1]https://bmcpublichealth.biomedcentral.com/articles/10.1186/s12889-021-11089-w#citeas |